🚅
地铁上看到一句话:
许多人在刚刚承受失去时不愿悲伤难过,因为他们觉得自己需要坚强,或者需要照顾其他人。但这些人往往会在多年后,面对某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时,情绪突然崩溃。其实,直到他们最终经历了这姗姗来迟的悲伤时,他们的情绪才能够回到正轨。
🧻
总结读研跟上厕所的共同点:
- 一般都需要paper,没有paper出不去;
- 别人用过的paper一般不能再用,不然会留下污点;
- 一个是依托答辩,一个是一坨大便;
- 一个是制造学术垃圾,一个是制造生活垃圾;
- 出不来以前会很痛苦,但是出来了就会很爽;
- 里面的人想出去,外面的人想进来 。
👶
回家火车上读《自卑与超越》 ,感叹不愧是教材,果然大道理一堆,毛用也没有…这一类书适合被引用在各种分析式的学术研究中,唯独不适合困扰于心理问题的人用来自我剖析和找到心灵的出路。
打开另一本《原生家庭:如何修复性格缺陷》 ,就有帮助的多。对照着分析了一下自己性格缺陷,内向,自卑,敏感,胆怯,这些或多或少都与原生家庭的有所联系,可是怎么解决呢?
想到之前在知乎上刷到一个问题:普通家庭你觉得怎么才算让孩子见过世面?一些童年到青少年成长中难堪的经历就闪现在我的脑海里。作为一个出生在经济中等偏下家庭的小孩,世面这个词一直都是我从小到大自卑的来源,大到一些世界历史文化的知识,小到一些具体的生活方式,都曾让没有了解过难以经历的我害怕面对。
所幸这些面红耳赤的时刻已经过去了,成长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试图弥补这些遗憾,到头来常常有“不过如此”的感叹。但随之想到自己曾经困扰在这些事后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之中,难免又产生自怜的情绪。
之前有个词叫“重新养育自己”,我想这是不是需要从认知上弥补曾经的不足,也要在情感上抚慰、填补成长经历中留在内心的一个又一个小小的伤痛。
🕑
经历过整整一个月颠倒黑白写论文的时光,回到家才想起正常的作息是怎样的。
早上7点自然醒,到12点了肚子会饿,晚上10点就会泛起困意。
突然觉得很心酸,我之前过的都是什么生活。
📢
近日总是能听到学校广播的声音。
新建的这所中学,选址在山上,身处高处的地理优势,使得各种广播的声音能传到方圆几公里。
我家就在这几公里的辐射范围内。
回到家的这几天,我一边做着论文最后的收尾工作,一边听着广播里集合的音乐声,体操的节奏声,领导的训话声。
这头是告别苦作舟的求学生涯,那头青葱的校园记忆又被唤起。
📖
那间东面开窗的房间,早上很光亮很暖和。我把书柜搬到了这个房间,秋冬季节的早晨,这里就成为了最喜欢待的地方。
趁着双11充实一下书架,挑了好几本历史类读物,买了两本哲学导论类的书,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读完,先读者看吧。
📽️
大把空闲的时间,用来观影最好不过。
看了《E.T外星人》,看了《回到未来》《回到未来2》,看了《这个男人来自地球》,看了《人工智能》,啊,迷人的科幻电影。
看了电视剧《白夜破晓》,3集就弃了;看了综艺《再见爱人4》,一集比一集抓马。
看了《长牙》,第一次看cult片,把一个活人缝合成海豹需要几步?
影院看了《好东西》,轻盈细腻的都市小品。
🛌
当我准备入眠,窗外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 。
我想这是我今后会怀念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