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记 | 2025年第11周(03-10~03-16)的见闻、体验与思考
近日状态
🌤️ 💨
“乍暖还寒"是春天的标准特征,暖空气和冷空气交替影响,气温时升时降,在南方尤为明显。这导致我周前几天还穿着短袖,一夜之间就得多加好几件衣服。
另外,人和人的体感真的不一样,我穿着短袖走在街上,走两步就热得出汗,但还能看到不少人穿着毛衣外套。
🍎 📶
一直计划着给父母买 iPhone,最近出的 iPhone 16e 感觉合适,打算等降价到 3500 就入手。不过,关于信号弱这个问题,我又开始纠结了。
虽然我自己常被人调侃"苹果用户特有的强自适应”,信号时不时只有一两格我倒是能接受,但给父母用的话还是不太放心。
💻 🐍
DeepSeek生成的内容用力过猛,我反馈的最多的一类就是“说人话”、“朴实一点”。
特别是当让DS帮我整理笔记时,发现它总是偷偷添加一些我不认识的花里胡哨的内容。我一边在提示词里疯狂加入各种限制条件,一边内心暗叫:

——来自《夏洛特烦恼》夏洛暴打周杰伦片段
🧋 🍓
蜜雪冰城的山楂莓莓甜到掉渣。
蜜桃四季春只有第一口是甜的。
🚇 🥤
地铁安检口,安检人员摸了一下我水杯杯口,然后向同伴确认:“热的,可以了”。
可是我的杯子是空的,今天也没装过热水。
一直没搞懂深圳地铁的水检是什么原理,以前还要放在机器上,现在直接摸一下就给过。我以为是个别安检糊弄了事,后来发现坐的每一站的安检都是这样。
我想是不是危险的液体都需要低温储存?所以摸着没有冰手的感觉就可以判断没有危险?
但是后来发现,只有空杯才是这个流程,装水的还是要检测。
所以摸空杯到底是什么操作?
💬 🛖
虽然日常在即刻发笔记、在微博上碎碎念和胡言乱语,但我还是对隐私问题有所顾虑。
于是周末把大部分数据迁移到了Memos 上——这个self-host服务不仅能满足大部分需求,还更加安全。
从此不再在这两个公共平台上输出了,算是在数字隐居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。
(不过Memos似乎没有好的数据导出方案)
优化博客访问速度
我的博客托管在 GitHub 上,GitHub Pages 的访问速度还是太慢了。图片经常加载半天,别人点进来被加载转圈半天给劝退,我自己看着也闹心。
这周终于抽出时间折腾了一下。找到了 3 个解决方案:
- 图片转WebP格式进行压缩;
- 用国内的云图床储存图片;
- CDN加速。
WebP格式图片压缩
最影响页面加载速度的就是图片,因此图片优化是关键。主要2点思路:优化文件大小和优化存储位置。
采用图片压缩可以有效提升访问速度。一个主流的压缩格式是WebP,WebP格式不仅兼容性好,还支持无损压缩,现在很多网站都选择使用WebP格式的图片。
所使用的:
- 转换工具:Google的cwebp编辑器 ,可以将图片压缩转换为WebP格式。
- 批量转换脚本:用DS写了一个自动转换图片并替换文本的Python脚本,放在与图片和文本相同或上级目录运行。
|
|
转换后肉眼看没有差别,应该达到了无损的效果:


国内云图床存储图片
图片存储在 GitHub 仓库里,访问速度太慢了,换成国内的云图床后,图片加载会更快一些。
工具:
- 云图床:我选用的是阿里云OSS 。
- 上传工具:PicGo 。
- 文本编辑器:Typora ,最好用的 Markdown 编辑器,支持一键上传云图床。免费版虽有文档数量限制,但也可以使用,也可以找找收费前的免费版本。
参考教程:
CDN加速
直接访问 GitHub Pages 的速度太慢,可以使用CDN 来加速访问。
CDN(Content Delivery Network,内容分发网络)加速,我的理解是将远端服务器的数据放到放到更近的服务器缓存,这样用户访问时可以从最近的服务器获取数据,而不必从远程服务器读取。
用的是Cloudflare 的 CDN 加速服务,网上教程太多了,我这里就不放了。
效果测评
写完稿后发现访问速度仍时快时慢,可能是 CDN 配置的问题,我再调一调,之后再做评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