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记 | 2025年第12周~第14周(03-17~04-06)的见闻、体验与思考
ChatGPT和宫崎骏的世界
ChatGPT更新了生成图片功能,可以根据照片风格化定制,尝试了吉卜力风格(宫崎骏的工作室),非常好玩,以后在社媒上po照片不怕露脸了。
谁不想生活在一个宫崎骏的世界里呢?




不必听那么多道理
现在阅读有一个转变,我不会做那么多看似有用但实际不知道怎么用的笔记了。
读了很多方法论、认识论、心理学的书,很多写得看起来非常有道理,让人恨不得每段都划线,但回看记下来的内容,离对我实际生活产生帮助还差的很远。
思考其中的原因,一是我没有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深入思考,二是没有根据思考结果量身定做执行方案。时间花在了做笔记听道理上,永远处于“听了很多道理,却过不好一生”的状态。
事实上,我想我不需要听那么多道理。
我只需要听对我目前有用的,对可预见的将来有用的道理就足够了。我不需要形成一套“人生”方法论,相反,一本书如果能击中我当下到困境,能够启发我走出困境的方法,能够帮助我解决我生活中的哪怕一个困扰,这本书就没算白读。
我只要这样想,就有了正反馈的路径,剩下的就是行动了。
近日吐槽和碎碎念
🪜 3月17日
从V2ray换到了Clash,两者的UI设计差别,就像带天线的黑白电视机和等离子液晶彩电的差别。
🤖 3月17日
“便利店关东煮的温度刚好够解冻我的胆怯,你说冰美式太苦要加半勺我的妥协。”
一句歌词,如果说这是来自周杰伦的新歌你会信,但当你得知这是AI写的,你可能就需要好好消化一下了。
歌词来自《七天爱人》(网易云音乐) ,一首由程序员原创的AI神曲,版权售价达到了五位数。
围观完创作过程,我感觉创作这件事迟早有一天也会被AI取代的。

🤖 3月18日
DS的用力过猛到什么程度呢?看看它用的词,思维星云、五感雷达、思维温室、随机刺激卡、思维漫游、选题共振…
看到一半我已经晕中文了。

🐞 3月20日
想给博客做反爬虫,结果搜到全是反反爬虫教程。
🎞️ 3月22日
《越狱》真TM好看,为什么我到现在才刚开始看。
📺 3月25日
PotPlayer的默认设置管的未免太宽,老是误触,到底是什么软件会给整个键盘都设置快捷键功能。
📦 3月25日
刷到一个女子偷拿快递的视频,我想起了前几年丢快递的经历。总觉得快递驿站管理太松散了,信息核验等同虚设,拿走快递是不是自己的全靠自觉。
我一点也不赞赏这种随拿随走带来的便利性,被别人拿走了可要心疼死了。
👊🏻 🇺🇸 🔥 3月25日
看到一则令人震惊的新闻:《大西洋月刊》主编透露自己被意外地拉进了一个美国政治高层的讨论群,全程目睹了一场军事行动从计划到实施的讨论过程。(新闻参考 )
据描述,群内成员包括美国副总统Vance、国务卿Rubio、国防部长Hegseth等政府高官,他们正在讨论"如何对付胡塞武装以及如何让欧洲买单"这样的机密话题。这位主编还公布了讨论群的内容。
震惊点之处,一个是美国高层的保密工作做得也太草台了,另一个是了解到原来白宫内部的工作是这样开展的。
具体看讨论群的对话,感觉美国政治高层的群聊也和国内的工作群差不多——前面做出了点啥成绩,下面又是“good start”,又是“great job”的,和我们的一堆大拇指没什么区别…

⚽ 3月26日
#国足0比2澳大利亚#(参考 ),上半场王大雷的这个黄油手太致命了,不脱手的话下半场1:0还有追赶的希望…
又到了熟悉的做梦环节:国足要想出线,必须至少两连胜(击败接下来的印尼和巴林),同时还要弥补净胜球的劣势。说生死战,每轮都是生死战,据预测,踢澳大利亚之前国足出局的概率是70.7%,昨晚的输球让国足出局的概率攀升至85.5%…

💪 3月27日
有时候真佩服自己的社工能力,朋友的朋友的dy都能被我翻出来。
💨 3月28日
我所观察到的社媒平台基因:微博:情绪场;知乎:理性层;B站:解构文化。
我所观察到的社媒平台风气:大家都是顺风发言,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和评论区不一样就会默默静音防止被骂。
🍚 3月30日
读了雷军出的《小米创业思考》(豆瓣) ,感觉前半部分写的太营销向了,创业的部分收着写了很多东西,填充了太多“使命与愿景”的空话;后半部分,对于真正有需求的来说,水分也太多了。
我喜欢看自传书,但这好像不是我想看的一类自传。
🤡 4月1日
是我断网了吗?怎么今年愚人节各大平台没看到什么花头。
🚗 4月1日
看到了小米SU7事故的新闻(新闻参考 ),对智能驾驶的安全隐患(感知失效、系统误判、人机交互矛盾)有了新的认识,也让我重新思考了电车的安全性…

🐂 4月3日
“黄牛卖的不是票,卖的是解决方案”,最近不知道为啥对这句话念念不忘。
可能是因为我正在经历从学生思维向社会思维的转变,从按部就班到灵活变通,连黄牛也能成为我的人生导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