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的短视频化

素材笔记#03-互联网篇 | 世界的短视频化

写在前面: 日常碎片阅读,往往都是单篇,不成系统。想着积累成量再组织输出专题,苦于没有时间和精力,在素材库里积灰已久,不知何时能用上。 不如撺够一波直接输出,尽管只是再加工的半成品,但也是我内化后的内容。 每期输出4~6篇笔记,包含文章/新闻/视频的信息和观点的总结,以及我自己的思考。

以下是第三期。 素材笔记#03-互联网篇:世界的短视频化

手机与奶头乐

参考新闻: 姚明:现在农村孩子手机成瘾,基本运动能力甚至不如城市孩子|姚明|懂球帝

姚明在最近的一期节目上,分享了他做志愿者去乡村支教时的见闻。他提到,现在农村留守孩子大多玩手机成瘾,已经严重影响孩子们的健康。人们印象中的农村孩子们在田间奔跑、爬山下河的生活已经很少了。

我由此联想到,手机/网络其实是最廉价的娱乐方式。有钱人家的孩子旅游钢琴博物馆,穷人家的孩子抱着手机沉迷游戏/短视频/直播天昏地暗。

多年前刷到一个视频,一个乡村支教的老师哭诉自己的学生沉迷手机难以管教,原以为这里的孩子纯真又闭塞,但接触发现个个网络用语说的贼6,对网络流行现象了解的比大人还清楚。外面的世界就以这样的方式辐射到这些人的眼中。

原来奶头乐也是有阶级属性的。

世界的短视频化

参考文章: 新鲜事占据我们大部分时间,却无法成为内在的生命经验

短视频是这个时代的形式。

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学院教授毛尖曾说:“三十万,三万,微信上看到三百字,就已经是长篇。影像也是,八十集电视剧,八分钟就可以看完。短视频之短,其实是时代之短。”

全球化、现代性不只制造加速的快感,缓慢与破损同样是它的产物。贾樟柯《三峡好人》里,都市中心的天价豪宅和城市化过程中的暴力拆迁,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。发展的不均衡就是速度的不均衡,发展需要牺牲,“凡是能被牺牲的人,终将会被牺牲掉。”

在今天,小说似乎也显得陈旧、缓慢、跟不上时代了,类似的现象或许应该叫“世界的短视频化”。

为了追求刺激,我们不停刷手机,急于发现所有新鲜事,“刺激你不停刷手机的,不是你能从中得到什么确定的东西,而是无法停止的追求新信息、新鲜事的冲动——至于那些新东西是什么其实根本不重要。”其实,大多数的新鲜事很快就会过去,被我们遗忘,它们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,却没能成为人内在的生命经验。

新的技术能够带来新的刺激,却不一定能产生新的理解。

贾樟柯的电影《世界》里,科技并没有帮助人和人之间进行更好的沟通,反而是两个语言不通的人在古老民歌《乌兰巴托的夜》中实现了真正的交流。

我们活在震惊体的世界里

参考视频: 求求做新闻的,别每天“震惊!”“突发!”我了_哔哩哔哩_bilibili

震惊体泛滥,营销号在用,现在很多官号也在用,同一个流量池里,官号要和营销号争夺流量。质量屈服流量,互联网劣币驱良币的例证。

其实流量这个东西,不就是你我每个人的点击吗?大家就是爱吃高油高糖的东西,这是人性。

互联网氛围浮躁,不完全是媒体自身素养的问题。

当抖音开始做中长视频

参考文章: 抖音变长,长过B站

字节一直想在中长视频赛道分一杯羹。

2020年,脱胎于头条视频的西瓜视频和B站开始了一轮围绕中视频的内容和创作者争夺战,4年过去,字节系再度向B站发起冲击,只不过进攻的主角变成了抖音。

长视频内容形态可以简单划分为爱优腾的版权内容,和B站的UGC或PUGC内容。前者是传统生意,版权生意门槛较高,性价比有限。在抖音精选频道中,类似B站的1-10分钟、UGC或PUGC的内容,成为抖音重点扶持内容。

抖音这次发起的为期三个月的活动内容,主要包括一口气文化经典,用社会学等社科知识解读社会现象,深入挖掘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以及历史脱口秀。

或是抖音主动为之,或是up主顺着流量方向游走,客观上,一批B站的知识视频UP主在今年年中流向了抖音,并在抖音上获得了二次红利。

知识视频是B站出圈的流量密码,几年下来,同样成为B站的基本盘,抖音争夺这部分创作者,显然已经对B站构成了威胁。

Licensed under CC BY-NC-SA 4.0